本馆简介

发布日期:2015-01-08浏览:75055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0年。1955年在虹口正式建立独立图书馆,2003年建立松江校区图书馆,目前图文信息中心大楼已成为松江区地标性建筑。上外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2.2万M2,阅览座位约2600个,两校区通还通借,资源共享。图书馆下设资源与技术保障中心、学习和空间服务中心、学科与阅读支持中心、特藏与数字学术中心和办公室,拥有一支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专业队伍,现有正式馆员45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6名,中级职称27名;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 27人,本科及其它学历 11人,平均年龄40岁。

上外图书馆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文献流通、阅览、参考咨询、读者荐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学科服务、阅读推广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形式,成为中外学子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平台。2023年,图书馆启用了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实现馆藏纸电资源一体化管理。新系统的启用是图书馆迈向智慧图书馆的重要一环,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大的统计功能可以更好得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师生可以通过统一检索入口查找图书馆的纸电资源。同时,新系统能够适配各种终端,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极大提高了师生的使用体验。此外,图书馆以长期保存和共享传播我校教师科研成果为目的,并为研究过程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数据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共享、引证和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服务的“数字学术服务平台”。

一、打造特色鲜明的多语种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现有馆藏纸本文献130万余册,共涵盖65个语种,其中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的原版图书资料较为丰富,还收藏有葡、意、希腊、印尼、荷兰、瑞典、乌克兰、希伯来等语种的图书。另有电子图书174万册、中外文纸本报刊1385种、电子期刊12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272万余篇、电子资源数据库85个(数据截止2022-12-31)。目前,上外图书馆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馆藏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 10大学科门类馆藏资源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全体系服务支撑学校的多语种、多学科发展,在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馆藏资源建设上特色鲜明。同时,经过70余年的积累,目前上外图书馆在各语种文献和古籍文献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底蕴。一是英语语言文学资源方面,“英语语言文学资料中心”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外语教学研究资料中心,馆藏质量长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的“英语语言文学资料中心”和松江校区图书馆的Gale文学评论丛书经过几代上外图书馆人的建设,已形成鲜明的上外特色馆藏品牌;二是特色文献资料中心方面,各院系和研究院所在特色文献资料室建设上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如东方语学院文献资料中心、英语学院资料室、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资料室等,都有相当的积累。随着时代发展和学校新的学科布局,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特藏、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东亚文明研究特藏建设,以及中东研究所特藏文献资料的返馆建设等是近年来的特色文献资料室建设重点;三是古籍文献资源方面,自建馆以来,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收藏有一些1949年以前在国外和国内出版的原版外文书籍,涵盖英、德、法、俄、西、日、阿等语种,最早的出版年代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有些在国内已成为孤本,有些即使在出版国也很难找到同一版本,这些古籍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还是研究中国外语教学史、外国语言文学史、西方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目前,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建有珍本馆藏图书阅览室,先期保存19150册古籍文献类珍本馆藏图书。学校已计划在松江校区图书馆开辟空间,进一步整理、修缮和陈列珍本。

二、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构建服务创新体系

(一)凸显外语特色建设资源平台,打造“数字中心”

1、搭建学科资源服务平台和语料库

采用国内比较前沿的文章颗粒度标准,在大馆藏的理念指导下,整合政治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国际教育学、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6个学科的中外文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资源,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并推荐当前研究热点,提供普适性和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如提供信息检索方法、数据收集分析管理工具及使用方法、论文阅读及写作方法等。此外,特别为学院管理者提供该专业的文献保障现状和分析,为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继十九大多语种平台建设后,图书馆继续建设二十大多语种平台,整理包括老挝语、越南语、俄语等在内的11个语种平行语料,该系列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极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合作。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行语料库进行文本翻译、语言学习、文化研究等多种活动,推动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2、打造有上外特色的数字学术品牌

创设了全国首家由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数字人文实验室”,并成立了“SISU数字学术中心”,为学校跨学科科研发展和新文科建设提供空间与技术支持。2022年度上半年参与组织《天堂的具象: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会议,“元宇宙与数字未来”数字学术前沿论坛活动和数字人文学术沙龙;下半年数字学术中心举办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高端学术论坛,这是图书馆界首次以元宇宙的形式举办会议,在实践中探讨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的虚实相生、以虚强实的业态。建设“区域国别多维信息互动地图”,以地图的形式动态展示各国的新闻、风土人情、文化教育等多维度信息。

(二)结合数智理念改造多元空间,打造“学习中心”

1、面向优势学科打造特色资源专区

经过多轮改造,目前一楼东侧从传统的自习区域成为“国别区域研究专架阅览区”,这是全国高校图书馆中规模最大的区域国别研究馆藏展示区之一。此外,还设置有一键演播室和七彩研讨室,提供给师生们完成高质量的视频作品或开展研讨与学术交流。一楼西侧主要为中英文经典馆藏,以资料性的系列丛书为主。还有两个常设专区:一是姜椿芳手稿及著作展,一是“SISU文库”专区,汇集自2008年至今我校教师及校友的著作。

2. 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数字学术中心

图书馆二楼西侧的数字体验互动空间,配备有高性能一体机,以及形式多样的学习空间。其中数字学术中心,配置了大量与数字技能、信息素养、数字人文等相关的专业文献,以及各类数字学术工具和专业设备,如3D打印和VR设备,支持师生开展各类小组研学、协同实验、数字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在图书馆拥有更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学习体验。打造了一个集阅读学习、文化展示、互动交流与数字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融合空间,营造出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智慧型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个性化且灵活的学习,促进学生协作式科研,推动学生卓越发展。

3、基于人工智能呈现智慧服务大厅

大厅的智慧化大屏把图书馆的服务、新闻动态、通知公告、各类业务数据直观展示给读者。大屏下面的阶梯式台阶上安放了很多圆形坐垫,供师生休息。两边安置了西索朗读亭。中庭是自习空间,两侧设计了具有上外特色的多语标识,陈设了可互动体验的智能设备——电子资源瀑布流借阅系统,采用虚实结合的理念提供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三)融入品牌理念开展阅读推广,打造“文化中心”

在阅读推广与文化活动方面,图书馆以“两季两日”作为贯穿全年的主线,策划组织丰富多样的读书文化活动,包括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展开的读书文化节、毕业季、迎新季和“世界文明之旅”文化活动季,此外还设有党建系列专题书展。

1、“西索·开卷”读书文化活动品牌

“西索·开卷”读书文化活动品牌独具特色,共分四个系列:一是以“上外文库 智慧分享”为主旨的“思享荟”,邀请上外学者分享其学术著作或译作,讲述其成书背后的故事;二是以“经典文本 导读共读”为主旨的“典读坊”,通过引入各院系自主开展的各类读书会到图书馆举办的方式,形成读书汇聚效应;三是以“青年学者 真人图书”为主旨的“撷英荟”,以真人图书馆的创新形式开展读书会活动和分享交流,营造热烈活泼、人气高涨的读书氛围;四是以“新书推荐 悦读交流”为主旨的“悦读坊”,联合知名出版机构,不定期推荐优质新书,开展新书首发及作者签名等活动,通过新媒体直播、电子书阅读等新形式推荐主题图书,构建丰富多元的悦读新体验。通过四大系列读书活动的打造,构建了高端学术型、人气活跃型、学生自主型、媒体创新型等多层次的读书交流平台,极大推动了书香校园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

2、“世界文明之旅”文化活动季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活动季是以打造优质人文环境、营造高雅艺术氛围、提升读者全球化视野打造的特色品牌项目。图书馆充分利用多语馆藏资源和多元文化空间等综合优势,每季围绕一个对象国文化主题,通过视觉影像、珍本图书、专题讲座、电影展映、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活动对象国的历史、社会、风俗、艺术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对象国文化风貌。自201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走近印度”“走近法国”“走近英伦”“走近波斯”“走近匈牙利”“走近伊朗”“走近波兰”“走近德国”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在校师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明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在中国文明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中国与国外各类优秀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

(四)基于“跨通融”开展学科服务,打造“学术中心”

1、精准推进科研决策支持服务

上外图书馆与校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科研处等单位合作,组织专业力量,充分发挥学科服务团队在科学文献搜集和情报分析领域的专业能力,每年都对本校重点发展学科开展撰写系列学情分析报告和竞争力报告,对相关学科的科研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积极融入学校学科与学术发展,提供精准的学科支撑与科研决策支持服务。报告立足新时代外语类高校的挑战和机遇,依据学校战略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析相关学科的中外文科研成果情况,以服务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促进学科高质量建设,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实力,适应新文科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助力提升学术发展水平。2021年完成1份学科竞争力报告和1份语言学学科分析报告,2022年完成三个系列7份学科竞争力报告。此外,还提供“图书馆资源分析系列报告”,以期通过整体评估,分学科深挖,为图书馆紧密配合学校学科的建设,合理配置学术资源提供建议。

2、完善数字学术教育培训体系

通过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研究生沙龙、数字人文高端前沿讲座,系列90分钟信息素养讲座等多种形式和路径,融合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媒体素养等多种素养教育,打造全范围全过程数字学术教育培训体系。目前,面向研究生开设5门通识选修课,面向本科生开设3门通识选修课,上外图书馆依据教育与培训两大主线,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建立了一个面向数字学术服务,并且融内容、方法、经验为一体的框架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使用数字思维研究学科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日益数字化的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深受师生喜爱。

3、携手研究院所襄助课题研究

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国际舆情与全球传播案例管理平台、多语种新闻数据清洗平台等2个项目,支持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中“中国故事的世界文学传播与数字研究平台”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上外图书馆致力于构建以资源数据、数字工具和技术方法为主体的通用中台,更好地支撑学校的“跨通融”发展。

 

上外图书馆秉承着“博览慎思,通达明德”的馆训,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走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路程,不负学校重托,这离不开几代上外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尤其凝聚了章振邦、段昌华、胡礼忠、任树怀等学人的心血。如今图书馆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支撑“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跨通融”发展战略,构筑“数字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学术中心”等四位一体主阵地,着力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知识中心和文化家园。以学校“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发展目标为己任,凝神聚力,务实求新,踔厉奋发,不断开创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