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数字人文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中心七楼穹顶会议室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国内图情、新闻传播和人文社科等领域30位数字人文专家共同与会,围绕图书馆如何助力新文科建设,开展数字人文与跨学科支撑展开研讨。此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及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开幕式】
开幕式致辞01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上外大力推进学科内涵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高端专业型人才和全球治理、国际传播人才。图书馆在学校学科固本守正、创新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兴起,更应积极主动地借助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成果,引入数字人文、数字学术等研究方法,助力学科发展。在我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上外新传学院和图书馆较早联合组建了多语数字学术团队,并开展跨学科研究,在多语种数字人文及数字学术建设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前期尝试,已在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建立了相关平台,使数字人文和数字学术服务在学校学术研究和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先行走出了一步,可以形成一定的样板和经验。他指出,今天即将启动的“多语数字学术中心”明确定位为开放的跨学科数字人文实践平台,凝聚着传播学与图书馆学的共同智慧,希望可以为我们做出一个良好的示范,将相关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学科中,与松江这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地方的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
开幕式致辞02
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主任委员、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为研讨会致辞并表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科技和人文需要相互救赎的时代,数字人文的出现让这种救赎成为可能,新文科的提出又对此推波助澜、赋予了极其光明的前景。我们不仅要搞明白数字人文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弄清楚新文科建设为什么、凭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在当下的历史时期,这两者交汇融合,必然将相关主题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热度。
开幕式致辞03
上海高等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从数字化的起源回顾了数字人文的发展历程,指出去年教育部已经启动了第一批新文科实验室建设,这是国家层面的重大举措。上海交大在图书馆的“十四五”规划中也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和支撑作为重点任务,并要为图书馆定位于学术研究型机构进一步努力。
在精彩的致辞后,举行了“多语数字学术中心”的启动仪式,播放了上外图书馆与新传学院合作共建的项目案例视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介绍了与图书馆开展跨学科合作的项目背景和研究进程,指出数据处理与人文研究必须有机融合。他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所做出的极大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希望以此为样板可以将数字人文与跨学科合作推广到更多的学科中。
多语数字学术中心启动0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蔡迎春在启动仪式上发言,指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的教学与科研非常需要数字人文的思维、工具和方法的支撑,上外图书馆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一是为学科发展提供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支撑,基于数字人文的理论、工具、方法和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桥梁和支撑。二是为研究生的数字思维的养成提供支撑,开展数字人文方法、工具的教育和培训。三是为本科生数字能力的提升提供空间与场所,为大家创设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提供数字人文与跨学科研究的实验、实践和展示的基地。
多语数字学术中心启动 02
接着举行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历史人文大数据中心的合作框架签字”仪式,上海图书馆信息处理中心主任韩春磊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蔡迎春在合作框架协议上共同签字,希望通过全国性的“数字人文机构联盟”,可以借助其他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人文和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展合作交流,借力外部专家资源,推动和提升上外图书馆的团队力量,更好的支撑学校的跨学科研究。
签字仪式后,进行了“国际舆情与全球传播案例管理平台”的介绍与展示。郭可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以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下的国际舆论的智库研究、全球传播的学术研究等四个模块的真实教学和研究场景(舆情直报、国别外宣、英文期刊以及案例分析)为基础,利用精准小数据,与学者、博士班和硕士班的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欧阳剑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该平台目前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教授任树怀主持。开幕式后,开展了数字人文与跨学科研究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
上半场的专题研讨由上海图书馆、《图书馆杂志》社副社长金晓明主持,来自图情及相关领域的数字人文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图书馆如何支撑跨学科研究展开讨论。
刘炜认为,目前图书馆的转型还没有完全到位,基于数据和数字学术提供服务,与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更加紧密,这才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应注意做到如何到位而不越位,把握好图书馆跨界融合的边界。图书馆应更多地在长期积累和保存保管科研机构的数据和资源成果上发挥作用。
李新碗在回顾了交大图书馆馆史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高水准、有特色、智慧型的信息知识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认为图书馆应构建资源与数据储藏中心、跨学科的知识促成中心、知识加工的创新中心,成为一个开放、交互、互联的知识创新服务平台。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聂华认为,图书馆在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第一层面是在图书馆既有的资源、服务、人员、结构框架下,开展数字人文的业务,如增加专题信息服务,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增设数字人文板块等。第二层面是图书馆要充当跨学科合作的桥梁,包括成立数字人文中心或实验室,致力于跨学科学术社区的培育和养成。第三层面是图书馆牵头主导并参与建设持久而稳定的数字人文计划,并提供相关的资源与工具,联络各领域人文学者和信息技术人员,提高研究与建设的效率,促进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晓光认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是历史的要求。人类的知识传播从印刷文明走到了数据文明,这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图书馆应准确定位自身在整个时代中的位置,明确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机构的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新技术的学习与研发。图书馆可以充当汽车中涡轮增压器的功能,促成数据、工具、方法以及思想的多方面融合。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静提出,图书馆要在数字人文特别是数字艺术方面做出成绩,要有统一的标准,否则国际间的讨论交流经常因为“欧标”、“美标”等问题难以高效进行。图书馆要设法突破学科间的壁垒,打造跨学科对话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闫慧认为图书馆是跨学科的一个信息中心,可以成为跨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桥梁和中介。图书馆可以从三个方面支持跨学科工作,一是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二是把学科的知识共享融合;三是将图书馆打造成文化市场创新中心。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简要介绍了复旦的数字人文项目,他指出在跨学科技术方向,要有图书馆主导或参与联合共建的教学机构,如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人口数据实验室。他认为图书馆要建立各类学校数据基础设施以服务科研的发展,同时也要兼顾课程的设置以及各类培训的开展。
下半场的研讨由陈静主持,来自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学科专家围绕跨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提供怎样的支持进行了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有勇结合上外的三句话来谈跨学科支撑。会语言:上外是一所语言类学校,除了母语和英语,还有多种小语种教学。通国家:在文献资料保存方面尽量以国别的形式进行分类保存,以方便学者的研究,提高学者的文献获取效率。精领域:上外应该抓住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该领域形成权威,以提高上外自身的影响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蓉晖提出,面向未来,研究生院和图书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合作:一是研究生院目前挂牌成立了导师培训学校。图书馆老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加入导师培训学校,以自己专业背景解决导师们资源获取和利用方面的困惑。此外,还可以建立不同学科的文献库,以提高师生的文献获取效率;二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目前图书馆已经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和训练营。她希望,在未来能更进一步、更深层次推动这方面工作,可以加入研究生院开展的新生培训中;三是在学科评估,学位点建设方面,研究生院期待能与图书馆有更多的合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王风华认为学科人才的培养是跨学科支撑中重要方面。从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入手,王风华处长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学习的个性化。除了正式的学习之外,图书馆可以给学生提供“非正式学习”的环境;二是教学的精准化。图书馆应该在资源上支持教师们的精准化教学;三是学习空间的多元化。学习空间不局限于物理空间,虚拟化交互式的空间将会是学生的首选。图书馆应该从资源和技术手段来支持学习空间的多元化。
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空间建设部主任徐宇航提出,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应当给师生提供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段无法获得的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代沟问题。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任瑞娟首先介绍了语义网、人工智能等基本概念,然后从自身研究项目出发解读了面向AI的数据实验,并介绍了数字新闻、非遗资源的语义化组织等跨学科的数字人文项目案例。
【专题论坛】
下午的研讨会围绕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与跨学科研究开展专题讨论,分设了三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是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该环节由王晓光主持。
蔡迎春首先介绍了上外图书馆数字人文与学术实验室的建设状况,围绕着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做好未来图书馆整体空间改造方案:拓展师生研习空间、完善数字工程训练空间,打造一个集多语种数字资源中心、数字人文与学术实验室、数字内容创作创意空间、智慧共享与研讨空间为一体的数字学术环境,培育学生的数字思维及协同创新能力。与会专家对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使用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包括如何建设(实验室包含哪些设施设备、软件、数据)、如何运维(谁在后续持续地保障)、如何使用(实验室给谁用、怎么用、用了后怎么评价)。专家的观点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方面,文科到底有没有“实验”、有没有必要建实验室、教育部对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有没有具体的标准指导等。另一方面,实验室建了要如何运维好、使用好;图书馆的业务边界在哪里;实验室建好后如何与学科的老师、学生做好课程的设计、使用。
第二个议题是数字人文教育与培训,该环节由聂华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蒋杰以“奇技淫巧抑或干橹甲胄:来自数字历史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思考”为主题,探讨了数字历史课程的建设原因、教学内容、原则逻辑以及实践效果;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副主任王丽华以“从课程体系到课程实践——数字人文教育调研与探索”为主题,分享了对数字人文课程体系的调研以及对数字人文课程实践的探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涛以“数字人文教学与项目课程”为题,对数字人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展开实施项目制课程的想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思渊以“数字人文如何为人才培养做加法?”为题,认为数字人文需要与人才培养结合,以形成稳定的发展路径,使数字人文作为方法嵌入各个学科;提出了一些待解答的问题如:数字人文是否推动了学科的原创性研究、如何向不同学科“转译”。
第三个议题是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该环节由闫慧主持。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涛以“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下的技术思考”为题,探讨了数字人文的理解与探索,从技术视角解释了数字人文,并展示了中山大学的数字人文实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贺以“‘数字人文’与近年来的城市研究”为题,探讨了数字人文以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作用、影响;并对从数字人文到机器人人文提出了一些担忧,以及强调人性、主观等因素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夏翠娟以“数字人文中的跨学科融合——图情与历史地理学”为题,探讨了数字人文中跨学科融合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动力与诉求;分别探索了图情领域与历史地理学领域的输出和引入;介绍了时空数据基础设施及HGIS支撑平台建设与研究资源管理和研究数据策管。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鹏以“关于数字人文,人文学科在期待什么?”为题,强调了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信心以及一些成果;对项目建设提出了一些想法,认为数字为人文学科学术所用,而非相反;最后,他强调在学术上要心存敬畏。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拥有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适应我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并逐步形成了资源丰富、覆盖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近年来图书馆积极开展文献流通、阅览、参考咨询、文献复制、读者荐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学科服务、读者培训、阅读推广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读者服务,成为了中外学子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平台。
未来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将围绕学校十四五整体发展目标,对接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紧扣“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以“数字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学术中心”作为发展方向,构建面向“十四五”的智慧型研究图书馆,助力师生的数字思维能力与数字创新能力培养。